首页 > 网络科技 >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来源:好再见网 2021-03-06 08:11:41

  去年发布的AMD Radeon RX 6000系显卡可以说重新振奋了A粉的信心,用“十年磨剑重回巅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此次RX 6000系显卡在性能上的跨越之大,一举赶上了老对手NVIDIA。虽然对于光线追踪和AI学习方面稍弱,但性能的直线提升才是玩家最关注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AMD最新发布的甜品卡RX 6700 XT,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这款RX 6700 XT的官方售价为3699元,首先从价格来看,自家的RX 6800为4599元;RX 6800 XT为5099元,而今天发布的67XT相比上一型号售价几乎便宜1000元。

  而对比NVIDIA这边的售价RTX 3060 Ti为2999元,RTX 3070为3899元,显然性能应该更接近后者,所以在性能上我们不妨期待一下测试结果。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AMD RX 6700 XT显卡

  从型号来看,今天发布的这款RX 6700 XT应该定位甜品卡,下面应该还会放出入门级,NVIDIA的甜品卡我们见识到了恐怖的性能提升,而AMD在RX 6000系显卡普遍性能暴涨的前提下会有什么样的进步呢,下面笔者为大家一一道来。

  01 RX 6700 XT 外观展示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看外观,RX 6700 XT相比已发布的RX 6000系其他产品外观还是有些区别的,最主要的是采用了两风扇散热。当然由于同系列的公版外观几乎相差无几,所以我们简略说一下。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AMD RX 6700 XT

  显卡本身的外观上,RX 6700 XT采用双风扇主动散热,显卡长度为267mm宽度为120mm,约占用2槽空间,以这款显卡的性能来说算是非常小巧了。同时也能更好地兼容现有机箱。显卡正面银黑配色,边框部位的黑色为磨砂材质。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AMD RX 6700 XT显卡侧面

  从侧面来看,RX 6700 XT与RX 6800的厚度更相似,另外这次由于功耗进一步降低,公版卡采用8+6pin的散热方式。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AMD RX 6700 XT显卡背板

  显卡背部RX 6700 XT与之前发布的显卡略有出入,取消了芯片背部的镂空散热,采用一整块金属背板,整体为银色金属背板,表面采用了磨砂工艺,右下角有大写的R作为logo标识。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AMD RX 6700 XT视频输出接口

  接口部分RX 6700 XT同样与家族中其他显卡不同,采用DP1.4*3+HDMI 2.1的4接口设计,取消了Type-C接口,此次A/N两家全部将HDMI接口升级为2.1,这也意味着全面8K的时代即将来临,但就目前来讲8K游戏对于显卡的负担还是过大。

  02 RDNA2架构浅析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RDNA2架构的设计,从GCN架构到RDNA架构,功耗比提升了50%,而从RDNA架构再到RDNA2架构的功耗比提升最高可达54%。新的RDNA2架构到底使用了什么黑科技?相信大家也都非常好奇。

  在讲架构前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传奇人物——David Wang王启尚先生。AMD在2011年发布的HD7970显卡,在当时拿下了很多“第一”:第一款采用28nm工艺制程的GPU图形芯片、第一款支持DX11.1显卡、第一款支持PCIe 3.0接口显卡,而这款显卡就是采用的GCN架构。虽然GCN在现在看起来比较落后,但在当时可是非常超前的先进架构,而开发这个架构的人就是王启尚先生。

  在GCN架构大获成功之后王启尚便短暂离开AMD,直到2018年,王启尚再次接到AMD邀请,而此次RX 6000系显卡所采用的RDNA2架构正是由这位传奇人物主导研发。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RDNA2架构

  首先在芯片面积上,上一代RDNA架构的Navi 10为251平方毫米,Navi 21的芯片面积达到了519平方毫米,Navi 22的芯片面积同时也有较大幅度下降为336平方毫米,尽管如此也要比上一代芯片面积有大幅增长,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AMD RX 6900 XT与AMD RX 6700 XT芯片规格对比

  在RDNA2架构中实现了CU(COMPUTE UNIT)数量翻倍,从上一代的40到RX 6900  XT的80个CU,这是导致面积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但并不意味着RDNA2只是单纯的堆CU数量。

  一个例子即可说明,今天发布的RX 6700 XT的CU单元与上一代的RX 5700 XT相同,同样为40个CU。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性能上两者可以相提并论,经过我们的测试发现,两者在理论成绩中相差40%左右,差距非常大。

  另外此次RX 6000系显卡中,超高频率可以说成为了一大亮点,上一次解禁的几款产品普遍Boost频率在2105-2250MHz,而在RX 6700 XT中的Boost频率更是达到了2581MHz的恐怖高度。

  DirectX Raytracing(DXR)

  在每个CU中,RDNA2架构也是AMD首次加入光线追踪技术DirectX Raytracing(DXR)其中负责光线追踪的单元为Ray Accelerators(光线加速器)。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Ray Accelerators(光线加速器)

  我们都知道要计算光线追踪,首先着色器发出光线追踪的请求,交给Ray Accelerators来处理,它将进行两种测试,分别为边界交叉测试(Box Intersection testing)和三角形交叉测试(Triangle Intersection testing)。基于BVH算法来判断,如果是方形,那么就返回缩小范围继续测试,如果是三角形,则反馈结果进行渲染,这期间每个时钟它们的运算比例为4:1。至于在游戏内实际的效果及帧数变化,我们会在后面为大家进行详细测试。

  Infinity Cache

  此次RX 6000系显卡仍然全系采用了GDDR6显存,RX 6700 XT的显存位宽为192bit,但带宽是256bit GDDR6的2.5倍,同时功耗更低,这就是RDNA2架构的黑科技Infinity Cache。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Infinity Cache

  Infinity Cache是AMD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可以说RX 6000系显卡能有如此性能,Infinity Cache功不可没。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Infinity Cache

  在新的RX 6000系显卡中,RX 6800/6800 XT/6900 XT均带有128MB的Infinity Cache,而RX 6700 XT为96MB的Infinity Cache,它改变了GPU数据的传输方式,作为一个巨大的带宽放大器,这种全局缓存技术允许快速访问数据,使显存带宽具有更高的效率。

  Smart Access Memory

  Smart Access Memory简称SAM,同样是作为AMD推出的一项黑科技,而且这项技术只有在3A平台上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在AMD的CPU、主板、显卡同时作用下,才有SAM加成,根据AMD的说法,在游戏中最高可以实现13%左右的帧数提升。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Smart Access Memory

  不过要使用SAM也是有前提的,目前该功能需要Ryzen 3000及5000系列CPU搭配RX 6000系列显卡来使用,并且还需要主板支持该功能。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Smart Access Memory支持Ryzen 3000系

  这项技术其实是一种CPU直通显存的原理,传统CPU在处理数据时一次只能读取256MB显存,而SAM技术可以消除这种瓶颈,PCIe的带宽被完全利用,扩大数据通道,一次可读取全部显存。

  03 测试平台及参数介绍

  本次的测试平台我们选择了Ryzen9 5950X的CPU,主板为微星MPG X570暗黑板,以及RX 6700 XT。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在测试成绩上,基准测试采用3DMARK,游戏性能测试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同时为了减小误差,每项测试成绩均测试3遍取平均值。

  在测试前我们先来看看截止目前发布的RX 6000系显卡详细参数,方便大家对比查阅,笔者进行了简单汇总:

AMD RX 6700 XT显卡怎么样 AMD RX 6700 XT显卡详细评测

  参数汇总表格

  

  上一页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标签: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